週日與幾個老朋友一同相約去永康街找館子吃吃,
現在台北市到處都是觀光客,不管是陸客也好、香港也好、
歐美國家或日韓等其他國家都徹徹底底的遍佈各大景點。
幾個老朋友,一部分人已事業有成,但也有些人還在奮鬥中,
不過慶幸的是身體都還算健康,只是覺得體力大不如前。
已經事業有成的小董說:「這年頭啊!經濟景氣不景氣都是隨人在說的,
像我車行一台幾百萬的二手跑車還不是賣的很夯。」
小董依舊霸氣十足的講著。
另一位在半導體業爆肝工程師阿嘉則說:
「對我們科技新《跪》來說,回家的時候,小孩也睡了,
有時候都不知道小孩長大會不會怨恨我呀!」
「不過說真的,你們至少還有的忙,我才是真正的大閒人。」
小凡剛離開舊的工作環境,還在等找新的工作機會。
雖然曾有獵人頭公司找他到中國上海、深圳,
但是總放不下台灣這邊的環境,當然也跟他不喜歡中國人的處事方式有關。
大家喝著飲料,一邊瞎聊著,
看著電視新聞播著:「明天就是高中和國中小的開學日,
不少家長學生今天都忙著在買制服、繡學號,
店家就說,他們已經連續加班兩個星期,每天都忙到半夜一兩點,
清晨四五點就開工,但到現在還有上百件的制服,等著繡學號」
之後又報導說「家長精打細算,買大一號制服穿比較久。」
小董豪邁的笑說:「省錢省錢、台灣人什麼不會,最會省錢。
大家應該要把心思想著如何賺錢才是。」
畢德歐夫思考了一下回說:
「我不覺得省錢有什麼錯,那至少是手頭不寬裕時當下最好的抉擇。」
或許我不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,所以對於省錢這件事情,我是持正面的態度。
可怕的資金回流現象
在前兩天,我隨手發了一則新聞放在幣圖誌粉絲團上,
結果讓我有點意外,這新聞引起了蠻多人的閱讀與分享。
許多人對於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,
認為是過度高估,一般小老百姓哪有這麼高的平均薪資,或者是財產。
問題應該是出在於「許多低調的有錢人」,
許多真正的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暫且不談,
在過去30年來的台灣經濟成長當中,
有許多在外經商的台灣人,錢都暫時停泊在海外,
累積了20~30年的財富,直到前幾年政府調降了遺贈稅的稅率,
並採單一稅率10%,同時將遺產稅免稅額提高至1200萬元、
贈與稅免稅額由每年111萬元提高至220萬元,
整個台灣就變了...
可以試著想想,在我們的雙親那一代甚至更早,
就有大量台灣人提著皮箱往外跑,
談生意、開工廠、不管是中國各地或者東南亞都有台灣人的足跡。
而這些人賺了錢卻遲遲沒有回流台灣,
直到了遺贈稅的調降...
賺了30年錢的台商不會只是5千萬、8千萬的金額匯回,
幾乎都是更誇張的數字在回流,
當然也造就了房市的奇特上漲現象...
(當你有超過10億的時候,你很難開個幾家咖啡店或餐廳來消化這些資金,所以就塞進房產之中)
而窮人呢?許多社會上的弱勢族群,
也包含了離鄉背井來到台北打拼的外地人,
就很容易變成窮忙一族。
例如:30歲的年輕人,一個月薪水2萬5,但是房租、生活開支扣完,
存不到5千元。需要N年不吃不喝才能購買一間房屋。
這樣的族群在台北都會區可說是相當的多,這類新聞也相當的頻繁撥放。
也因此當從小就到美國留學又有好的家世背景的小董,
會說出窮人只會忙省錢這番話,其實並不意外。
問題在於:「如果我們不省錢,是要怎麼存錢!」
除非你比別人還會賺!
富人思考節稅、窮人思考存錢
全世界的富人都在思考怎麼節稅、避稅,
來保留辛苦一輩子的財產交給下一代。(尤其是亞洲人)
所以美國一個肥咖條款就搞的大家哇哇叫。
但窮人難道就不能翻身嗎?是的,很難。
應該換個方式說,你如果不當那個「辛苦的第一代」,
那你的孩子長大依然會重複著上一代的窮忙,
因為「財富是累積的」。
如果你參加高中或大學同學會,
看到眼前的兩個同學,一個是竹科工程師,年收入150萬,一年可存一半。
除了一部分存款,沒有其他資產。
另一位看起來好像有點內向不多話,或許當個行政助理,領個22K。
但是由於他爸媽已經拼下了兩間台北市的老公寓,
其中一間在大安區還掛在他名下,貸款皆已還完。
你認為後者是不是佔盡了資產增加上的優勢呢?
這種例子實在太多太多了,如果你是後者,那恭喜你,
因為你的上一代已經當了「辛苦的第一代」,
站在這個基礎上,你可以作你想做的事情,
比較沒有立即性的財務壓力。
但如果你是前者的話,你要思考的是,
如何賺更多的錢,讓自己有足夠的第一桶金或第二桶金,
來營造出好的「資產跳躍環境」,
讓自己之後靠著正確的投資理財,增加更多的被動收入....
這樣就能夠翻身了嗎?似乎還不夠...
多數的中產階級要賺錢+省錢並行
大多數的中產階級如果領了薪水,
常常會想要犒賞自己這一週的辛勞,或者年輕OL想要大肆血拼一番,
請記得如果你想要用力的翻身,那你就必須克制比別人更多的物質欲望,
要不然過了三年五年,你還是很難存到錢,
而你的下一代,依舊沒有好的「資產跳躍環境」,
那未來M型化加速的社會,你很容易被洗到貧窮的那一端,
這很殘酷,但這又是必須認真去面對的問題。
而光省錢卻沒有持續增長自己收入,
甚至想要靠股票、期貨、選擇權、或賭博來撈一把的人,
這樣是非常危險的,中產階級這四個字很容易就離你遠去...
身邊有朋友35歲上下,每天爬山、運動,
但是光房租收入就贏過一票拼死拼活的上班族。
也有朋友的爸爸是警察退休,一輩子省吃儉用,
一聽到兒子要買房成家,
立刻將積蓄拿出來買了桃園的透天給兒子。
(6年前,現金付清,6XX萬)
前兩天偶然遇到他,他說打算明年8月結婚,
但是在工廠當作業員,怕賓客不夠多...
在工廠中的主管還以為他只是個窮小子,
其實他住的透天已經價值1300多萬...
典型台灣父親的愛,不多話,但是對子女的成家立業,
總是默默協助,這或許也是台灣人財富傳承的的一種表現。
在財富累積的過程中,就像是場馬拉松一般,
永遠不要看輕自己的潛力,
即使我們拼了命還無法財務自由,那拼個兩代總ok吧!
祝大家都有美好的一週,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分享給更多朋友,
謝謝你們。
在財富累積的過程中,就像是場馬拉松一般,白手起家的故事,越來越困難了,但至少財富累積是公平的,別人累積了三代,我們也可以立志成為第一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