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房若要眼觀全局,應先從總平面圖或沙盤入手(當然,前提是這個規劃圖和沙盤基本屬實,無欺詐現象),然後綜合以下要素,方能在一個位置理想的樓座中擇得滿意好房。
最優位置:西北有遮擋,東南有綠化
一般來說,能占據最多小區綠化的樓座位置也最好,因為綠化不僅是賞心悅目的景觀,它對隔離噪音、粉塵,制造良好的小氣候(濕度、溫度等)十分有效。冷季多刮西北風,暖季多刮東南風,因此,若樓座西北向有建築(其他住宅樓等),東南有大片景觀最為理想,因為冬春幹燥、多沙的氣流會被減弱,而夏季則涼風習習,不會有憋悶之感,可使小區域形成良好的微循環,提供居住舒適度。
從這個角度來講,一個占據上述區位的樓座,其最“黃金”的戶型也應位於東南角上,既占據陽光、景觀,又享有優良小氣候。其次的朝向是純南,然後依次是西南、東北、純東、純西、西北、純北。
出行便利:方便生活、居住安靜
若家中有需經常出入的上班族、上學的孩子等,應考慮出行的便利度。對於一個中大型社區來說,出區若需步行5分鍾以上則會增加不少麻煩,但是,若家庭成員中又包含有老人、孩子等“坐家族”的話,還需考慮遠離噪音。平衡上述兩個問題的辦法是:所選樓座既不能太偏遠,又不能挨著小區道路、地下車位的出入口、地上停車位、地上網球場、學校等,尤其是多層樓住宅。對於高層樓,選擇七八層以上的房子則可有效地解決噪音問題。
安全因素:是否處於安防“盲點”
如果對一個小區的物業管理有疑問,那選樓時你最好注意一下安全距離,對多層樓來說尤應如此。背靠區外馬路或位於邊邊角角上的樓,可能因為保安的疏忽被“外來人口”鑽空子。
另一個要考慮的是區內的交通隱患。雖然多數社區號稱人車分流,但仍然會保留很多地上車位,這些停車場所以及地下車位的出入口可能對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脅,如有可能,盡量遠離。從規劃圖上看,地下車庫出入口、地上車位一般都會標明,看不明白的話,可向售樓人員證實。
心理舒適:盡量遠離變(配)電站、化糞池
小區的變(配)電站一般不會對居民有威脅,但在設計中,它一般都被要求有一個“安全距離”。大多數小區中,也會將配電房等用鐵、木柵欄等圍起來,做得好的,還會給它蓋個漂亮的小屋來裝飾。化糞池也是小區的必備“配套”,它一般被隱藏在樓前、樓後的綠化叢中,但做得粗糙的小區,也會讓它“露醜”在光天化日下。像這些設施,雖然不能說有安全隱患,但畢竟對人的心理有影響,如果你很在意,選擇樓座及房子時就盡量問清楚它們的分布。
當然,只靠規劃圖來圈定以後的住地是有風險的,因為規劃圖有很多東西是“隱型”的,並且現房社區也可能和規劃不完全一致。想保證利益的話,把你的要求盡量多地寫入合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