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╱文/蔡靜紋】
近年國人投資愈來愈國際化,外幣保單保費因為比新台幣保單便宜,成為民眾購買保單的新焦點。壽險業者提醒,投保外幣保單前,必須確認「本身的保障需求、未來的外幣需求、未來的匯率風險」三大重點。
外幣保單和新台幣保單,最大的差異在於收付都用外幣,市面的外幣保單分兩大類:終身還本險和躉繳型養老險。新台幣利率處於低檔,保險公司推出的美元、澳元等外幣保單,預定利率或滿期收益率都優於新台幣保單,甚至可能優於外幣定存利率。
國泰人壽主管表示,不論買何種保單,都得考慮本身需求,再來是評估未來對外幣的需求。舉例來說,若希望六年滿期後一次領回,當成日後移民創業資金,便可選擇6年期養老險;若希望分次領取,做為子女日後在國外求學費用,就可選還本型保單。
最後是要考量匯率風險,由於外幣保單是以外幣收付保費,若民眾原本沒有外幣,未來也沒有外幣置產需求,投保時就可能先面臨換匯風險,保險給付時又會再面臨一次換匯風險。
保險業者建議,民眾最好有外幣需求,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外幣保單,否則最好先思考清楚,自己是否能接受匯率波動風險。
|